新安药学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 - 合理用药 - 个体化药学

个体化药学

别嘌醇严重不良反应与药物基因检测

文章来源:甘美药师 发布时间:2016-08-23 08:59:58 浏览次数:

   别嘌醇(Allopurinol)为次黄嘌呤的异构体,是黄嘌呤氧化酶(XO)的抑制剂,可阻止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为尿酸,从而减少尿酸的生成,临床广泛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或慢性痛风者等。

    CFDA第57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发表了别嘌醇会引起重症药疹的警示,一年内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共收到别嘌醇片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485例,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140例。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累及系统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道损害、全身性损害,三者合计占总例次的81.11%。别嘌醇片严重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主要表现为重症药疹,如:剥脱性皮炎、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由于这一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影响到医生对别嘌醇的用药决策和病人的依从性,也增加了临床使用的风险。

    药物基因学研究提示药物引起的皮肤超敏反应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有关,其中与别嘌醇的皮肤严重不良反应相关联的是HLA-B*58:01等位基因,HLA-B*58:01已被多种指南认定为是别嘌醇严重皮肤反应(SCARs)的最大危险因素和特异性基因标志物。HLA-B*58:01在不同种族间分布存在差异性,中国汉族人和泰国人该等位基因频度较高,达到8%左右,而白种人和日本人的基因频率仅为1%和0.5%。如果携带该基因,使用别嘌醇发生SJS/TEN的风险根据人种不同,增加40-580倍。

  一项针对香港汉族人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在使用别嘌醇后出现SCARs的19人全部携带HLA-B*58:01基因,特异性为100%,而作为对照的耐受者30人仅有4人(13%)带有该基因,特异性为87%。

  Cao ZH等在2012年回顾分析在2008~2011间使用别嘌醇发生SCARs的中国汉族人30人,全部携带HLA-B*58:01,而作为对照组的耐受人群63人仅有7人(11.11%)携带该基因,OR为580.07,中国汉族人MHC数据库该基因的携带者比例为13.99%,OR为471.09。

  Tai-Ming Ko等在台湾汉族人中用基因检测方法指导别嘌醇的合理使用,对具有别嘌醇用药指征患者在医师开具处方前进行外周血HLA-B*58:01筛查,非携带者使用别嘌醇,而携带者使用其他替代药物,以台湾国立卫生健康保险研究数据库中别嘌醇引起SCARs的发生率作为对照。结果没有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入院治疗,HLA-B*58:01阴性患者使用别嘌醇2339人无1例发生SCARs。

    美国风湿病学院推荐在高风险人群中检测HLA-B*58:01,高风险人群包括中国汉族人和泰国人种,如果检测为阳性则不要开具别嘌醇而要使用其他替代药物。Clinical Pharmacogenetics Implementation Consortium 指南也强烈推荐别嘌醇禁用于HLA-B*58:01基因阳性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