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药学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教学 - 药学科研

药学科研

我国学者在中药抗慢性肾病研究方面再获重要进展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15-02-15 11:07:25 浏览次数:

    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因发病隐匿曾被忽视。目前,我国的CKD发病率已逾10%,但知晓率却很低。CKD进一步发展将导致终末期肾衰竭,其间可能伴随严重的心肾综合症而致死,但迄今尚缺乏临床干预CKD的有效药物。

  中药有效成分复杂,可能更适合病理机制复杂的CKD防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程永现研究员及其团队长期从事中药抗CKD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他们采取定向研究方法与南方医科大学侯凡凡教授团队合作,曾经在石菖蒲、灵芝、干漆、九香虫等中药抗CKD活性物质研究方面不断取得新的发现。

  各种进展性CKD最终都将历经肾纤维化(renal fibrosis, RF)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因此,干预RF的进程是当前CKD的研究热点。在NSFC-云南联合基金(U1202222)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程永现课题组与南方医科大学侯凡凡教授团队合作,在中药小分子化合物干预RF领域又获新的进展。RF伴有微血管病变,研究者首先从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干漆中鉴定了一个酚性化合物(GQ5),发现其无论是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还是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上均可通过阻滞Smad3与SARA的结合,抑制Smad3与TbRI的相互作用,从而选择性抑制Smad3磷酸化,减少Smad2,Smad4与Smad7的核转位及下调主要纤维化基因的转录。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模型同样显示腹腔给药GQ5可有效减轻RF损伤。该研究揭示了中药小分子化合物GQ5抗纤维化机制,提供了一种选择性的Smad3磷酸化抑制剂,显示其作为抗纤维化工具药及新药研究的前景,该研究也可能为中医临床采取活血化瘀法干预纤维化提供新的分子证据。研究结果于2014年11月12日在线发表于肾病领域权威杂志J. Am. Soc. Nephrol. doi:10.1681/ASN.2014040363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