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15-06-01 20:57:50 浏览次数:
目前,人们已发现六大类固有免疫模式识别受体(PRRs)。其中C型凝集素受体(C-type Lectin receptors)是识别真菌、结核杆菌和登革热病毒感染的一大类模式识别受体(PRRs)。研究表明,C型凝集素受体成员dectin-1、dectin-2/3和mincle是体内诱导Th17反应的主要受体,它们既参与宿主防御,也能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但目前对C型凝集素受体如何诱导Th17反应的分子和细胞机制还不清楚。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779,31100623,31170862,31270917)、中科院“百人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肖晖研究员课题组发现,C型凝集素受体(C-type Lectin receptors)依赖蛋白磷酸酯酶SHP-2作为接头分子,在树突状细胞(DC)中激活蛋白磷酸激酶Syk,诱导抗真菌的Th17反应。 磷酸酯酶SHP-2在激活dectin-1、dectin-2/3和mincle通路后会高度磷酸化,两个磷酸化的酪氨酸在其C端形成一个独特的ITAM基序,负责招募和激活Syk,诱导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在树突状细胞中特异敲除Shp-2基因后,小鼠不能产生有效的Th17反应,从而丧失了抵抗真菌感染的能力。这些研究提示,SHP-2介导的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在树突状细胞中对诱导Th17反应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该发现填补了固有免疫受体家族C型凝集素信号转导中的关键未知环节,确定了体内诱导Th17分化的固有免疫细胞亚群,为治疗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新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该研究成果于2015年5月在国际免疫学权威期刊Nature Immunology发表。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肖晖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文章链接:http://www.nature.com/ni/journal/v16/n6/full/ni.3155.html。